在江南的徽州,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创造了近千种具有徽州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里面蕴含着徽州人的智慧和高超技艺,成为世人探索的千古之谜。
徽墨、歙砚、砖雕(石雕)、木雕、竹雕、白茶、毛峰、徽菜、徽剧、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派盆景等等,这些闪烁着徽州人智慧之光的非遗项目,仍被普遍传承和光大,享誉世界。
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糸之一,徽厨的传统技艺,在武汉徽菜馆,所制作的武昌鱼宴,曾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高度评价,在畅游长江的《水调歌头.游泳》中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充分体现出来。徽州人的勤劳、智慧、合和精神,与徽商的创新、开拓、进取精神相融合。
徽州艺术如此高端儒雅,与徽工徽匠紧密联糸生活,兼收并蓄分不开的。徽州艺术注意吸纳各种艺术的优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徽州的非遗文化项目,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乡土性,而且随着徽商足迹遍及天涯海角,推动了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它地方非遗项目交流交融。
习近平总书记再三指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认真挖掘保护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民族的根脉。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瑰宝!(许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