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徽省南部之黄山,尽揽天下山岳之胜、风光之美,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美称。黄山,既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又是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集于一身。黄山不仅是神奇之山、壮美之山,而且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启蒙之地、酝酿之所。
邓小平同志1977年底复出后,始终在默默思考中国向何处去?中国的出路在哪?1979年7月11日至15日,75周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徒步攀登天下第一名山——黄山,一路风景,一路思索。他从观瀑楼,开始徒步攀登黄山,当登临玉屏楼景区时,望见迎客松绰约的“风姿”,展示着中华民族那种开放、包容、刚毅精神,深深打动了邓小平同志,给他产生了“对外开放、拥抱世界”的灵感。小平同志向陪同的安徽省委、徽州地委的负责人再三叮嘱:“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牌子打出去”、“把黄山附近的农村,建成全国最富的地方”、“让全世界的人都来游黄山,赚全世界游客的钱”。邓小平的“黄山谈话”,至今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其前瞻性、战略性思想,闪耀着灿烂光辉。
登黄山后的邓小平同志,马不停蹄回到北京,找到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商议广东特区建设和改革开放工作,并先后召开了一糸列国务院部委会议,研究经济特区建设和配套政策。邓小平同志1980年3月末,把原拟的“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全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当天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日。
如今的黄山,被誉为中国文旅业的“旗帜”、风景名胜区的“标杆”、世界遗产保护的“典范”、中国文旅企业的“品牌”,更是邓小平同志,吹响“改革开放”冲锋号的地方!(原创作者许国强,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