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灵 之 旅
文/刘春华
初夏到了,
空气都开始闷热起来,
在闷热的同时,苏州东山的枇杷熟了,
那淡淡的果香随着清风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远处的太湖水波光粼粼,安宁祥和,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
听说油画家邢紫璇
在苏州市吴中区181艺术公社举办画展,
很是欣喜。
在此,我就不谈画作,
只想简单谈谈我对紫璇的感受,
让大家通过画家本人来进一步了解她的画作。
紫璇出生在安徽北部的一个小城淮北市,小时候受家庭影响,喜欢站在一边看父亲画山水,花鸟,对色彩、构图有敏锐的感知力,初中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就开始临颜体,临芥子园画谱,很喜欢元代倪瓒的山水,经常观摩中外名家画册,也临习过珂勒惠支、尼古拉·费申的素描名作。
我还记得她有一幅山水在学校的橱窗里展出过,当时的我非常羡慕。私下里以为她会学中国画的,没想到在上高中的期间,家里偶然来了一位客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油画系杨参军老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博导),饭后聊天时看了紫璇的习作,素描,山水等,并一一指点:说造型很准,色彩弱点,绘画感觉可以,画画大气,不像女孩画的画,并现场写生一幅素描做示范,使紫璇对写生技法加深了理解,好像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了油画,也许是丰富的色彩,强烈的视觉效果,更能表达自己的内心吧。
接着考入了淮北煤师院艺术系,又得到钱流老师(现为苏州大学艺术系教授)、马忠贤老师以及其他代课老师的悉心指导,勤奋学习,画了不少作品,并在学校的帮助下办了毕业展览,当时学校不少师生看了画展,反映很好。在进行大量的临摹写生之后,那些古典的、浪漫的、写实的、抽象的……萦绕着她,学过方知自己的不足。在艺术的路上感到困惑迷茫时,她在1999年毅然选择了去中央美院油画系自费进修一年,在北京学习期间得到油画家苏高礼教授、孙为民教授、叶楠教授的指导和鼓励。课余就去美术馆观看名画,去图书馆读东方、西方艺术史、哲学简史,加上不断地临摹名画,以及到北京周边写生,对绘画的感受及技法又进了一步。不仅从造型、色彩上要求自己,还从画境、眼界上提高自己,用哲学的思想让自己对生活对艺术有了更深的感悟,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
一直到如今,紫璇虽然没有再办过一次画展,但是她二十多年却从没有停过手中的画笔,断断续续画了不少油画,新疆、黄山、丽江、大兴安岭、内蒙古、俄罗斯等地都留下了她写生的倩影,在艺术成长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李荣洲教授、罗耀东教授、秦烨老师的指导。她喜爱大自然,陶醉在大自然中,画作多以风景画为主,画风胆大,色彩明亮,在张扬的个性里又有细腻的一面。
东、西方艺术的大境界也许都是一样的吧,
对美的追求,对生命的感悟是一样的,
因此才会有这么多人热爱艺术。
画家赋予了艺术品生命,
反之艺术品也给画家带来了心灵的滋养。
在五十知天命的年龄,好像一切又都归于平淡,在大自然里绘画,描绘对事物的感受,对美的理解,在与自然对话的同时,偶尔会物我两忘,每次画景物,就如刚入门时,还是那么新鲜,快乐,不知疲乏,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在平淡中能感受到那点滴的绚烂,心的颤动,这种快乐是无以言表的。只有绘画才是快乐的源泉。
那些有生命的色彩,
跳动的光影,
丰富的内涵,
仿佛都在眼前,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让我们对紫璇的画展充满期待吧!
春华写于太湖静娴书屋
2018年5月18日
展览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上供路181艺术公社
Tel:18896969698
艺术家咨询热线 交流/合作/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