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一场细雨,如练般路过小镇,空气里尚有氤氲的水汽,深吸一口,沁人心脾,有种说不出的清新,烟雨朦胧中,我走向徽州古镇。

前面就是一座牌坊了,看见它的那一刻,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好像若热的心霎时浸入了温和而平静。牌坊那独特的皱纹,似经百年风霜。虽然上面的字画已模糊不清,但仍倒映着古时的盛世辉煌。走过牌坊,只有阡陌交通、鳞次古楼,像位安详的老者,向你微笑,讲述着陈年往事。时不时从瓦顶流下几滴汗水在你的肩头跳动,举头望去,一匹匹马在朝你笑呢!雨后那稍纵即逝的浮云翳日早已逝去,到来的就是一片化日光天。稍一低头,只见一种奇特的黟县青从脚下铺开,遇雨后显出古老的墨色,看似在舞文弄墨,唯我独尊,实在虚怀若谷,不矜不伐。路过的人们就像一支支笔,把古徽州文化一路泼洒。
一条过镇的小河拦住了我们的去路。向前几步,我们便驻足。在这水汽缭绕的河边,我们像是雾里看花。河边的泊船,飘飘荡荡,正如一位位沉思瞑想着过去、站在未来回顾历史的人。就在岸边,有一家水乡常见的“脚店”,一副古老的模样,像是经历过炽热的火焰,不安的躁动,而它那条皱纹却最后选择了宁静。老人们躺在藤椅上,摇摇晃晃,似忆着来年往事;孩子们团坐在一起,嘻嘻笑笑,却念着他乡父母。这些从历史展望未来的人们,不失一份坚守。
在一座老房子里,我看到了一块浮雕,不足的是上面的人物都没有了头,可能是被不仁给毁灭了吧。这些古建筑里,有历史的沧桑,有不屈的哀怨。他们就像将士一样,功不亏,过不记,苦不言。而在现今太平的时代,他们在古镇过着温和安静的生活,并没有被纷至沓来的游客打乱。
这里也有与众不同的智慧。一所民宿中,有位墨兰衣着的老人,面目详和,认真地做着他的木雕。那汗珠如细雨,小心地流了下来,他的视眼从不偏离,粗糙的手拿着工具,推一下,又推一下。木屑打着旋轻快地跳了下来,落在肩头,落在脚上。前面的一根门柱好似一根界限,里面只有他的世界。在我们外人看来,这是多么枯燥无趣!可在里面的他无视任何的世俗繁杂,眼前的只有简简单单。
向前走就是一片菜花林了,蜜蜂早已收工回家,忙作的人也屈指可数。太阳站在山头唱着赞歌,脑后的村落回响着鸡鸣。从头走到尾,仿佛就是一条历史通向未来的路。而历史不失烟火,闪耀光辉。再次回眸,这就是展望未来的路,走下去,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