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聚焦黄山
  • 走进徽州教育文化
  • 黄山体育
  • 公告活动
  • 专题
  • 美丽乡村行
  • 飞阅徽州
  • 杨奉霆
  • 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黄山

    纪念徽州得名九百周年及徽州府设置变迁座谈会在歙县举行

    时间:2021-10-31 16:05:42  来源:  作者:

         2021年是徽州得名900周年。10月30日,由徽州丰碑智库主办的“纪念徽州得名九百周年及徽州府设置变迁座谈会”在黄山颐高双创中心隆重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105篇,参加会议有来自绩溪、婺源、祁门、黟县、休宁、歙县、太平等地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共68人出席。

    微信图片_20211030203402.jpg

     

    座谈会由智库副主席周毅华主持,智库秘书长许国强向大会介绍了会议筹备工作和嘉宾,黄山颐高双创中心董事长陈君致欢迎辞,智库副主席王郭培及徽学专家程鸣、方利山、吴宪鸿、吴兆民、胡大韶、洪定勇先后发言。

     

    与会学者程鸣老师介绍了徽州设置及境域变迁,黄山学院方立山教授畅谈徽州历史与文化,吴宪宏作家谈及徽州西园与徽派古建筑集中保护的重要性。各位嘉宾还分别就徽文化、徽菜历史与发展等课题进行了座谈。

     

    “徽”者,我国文献经典辞书之祖《尔雅· 释诂》如此定义:徽,善也。疏云:徽者,美、善也。——美、善,是“徽”字最早的本义。
    徽州、徽州文化为中华民族文明进步有两大最重要奉献方面。徽人当自强,牢记新使命。徽州,不仅是个数代传承的地名;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地名蕴含一个地域一座城市的生命密码,潜在一种凝聚力,亲和力,还有复杂的情感。

    徽州,不仅是个数传承的地名;徽州,又是一个人文历史符号。这里独具魅力的徽州文化,是中原汉文化在历史上不断南迁、并在徽州生根发芽、有序传承、发扬光大的结果;加之这里少有战火袭扰,民风敦厚、对本土风物富有保护意识,文脉融入血脉、斯文尚留民间,因而仍有大量地表文化留存,可以说,徽州是中国汉文化的活化石、活标本。徽州文化,也因此与敦煌文化、藏文化,成为人们研究中华文化的三大显学之一。

    徽州丰碑智库主席(原黄山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杨震出席本次会议并讲话。他指出,我们召开这次会议,是全面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一个举措,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践行。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力开拓民间组织力量,更好的为地方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 2017-2020 版权所有:黄山视听在线网络有限公司
    今日头条头条号:黄山网 微信公众号:newshs 邮箱:todayhuangshan@126.com
    本站法律顾问:安徽昌法律师事务所 李兹柏律师 手机:13805597470 皖ICP备1301613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