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聚焦黄山
  • 走进徽州教育文化
  • 黄山体育
  • 公告活动
  • 专题
  • 美丽乡村行
  • 飞阅徽州
  • 杨奉霆
  • 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乡村行 > 动态

    休宁县开展“守护碧水”行动共建绿色家园

    时间:2018-02-02 09:21:27  来源:黄山在线  作者:袁玉灵 陈佳 实习生王晨星

       “现在河道治理得好,一路见不到垃圾,河两岸还种了花草,家家门口都搞得漂亮。”面朝清澈的前川河,休宁县蓝田镇前川村村民叶玉寿的理发店在这里开了40年,“过去河面漂浮着各种垃圾,看着扎眼,到夏天还发臭,现在不一样了,一抬头看到的是风景,令人大饱眼福。”村庄美颜后,叶玉寿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休宁县境内水网密布,人们常用“一源两水三百河,七十水库五千塘”形容河流众多。如何守护一条条碧水清流?2017年年初,休宁县委、县政府1号文件下发《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守护碧水”行动被列为重点开展的“六大行动”之一,这一年,休宁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引导鼓励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休宁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探路“河长制”促进“河长治”
     
      2017年,前川村党支部书记余卫星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以前是护鱼队队长,现在是夹溪河前川河段的河长。
     
      “护鱼队主要是检查有没有人电鱼、毒鱼、炸鱼,一般是夜里沿河边出去检查。现在不仅要护鱼,看到有河面垃圾、非法采砂、破坏生态等行为,都得过问处理,白天晚上不定时会巡查。”余卫星说,虽然身份变了,任务多了,但河道治理的效果更明显了,环境越变越好。
     
      去年,休宁县实施覆盖全部河湖的河长制,建立县、乡镇、行政村三级河长体系,全县共明确县、乡(镇)级总河长38人、副总河长7人、河长63人,行政村级河长203人。
     
      “河流治理非一日之功,实行‘河长制’方能促使‘河长治’。”休宁县河长办工作人员章敬标告诉记者。当了河长,自然要履行河长职责,该县通过建立河长会议、信息共享、信息报送、工作督察、考核、验收、巡查等7项制度,督促全县河长制工作顺利推进。
     
      河长制不是冠名制,而是责任制。在夹溪河,记者看到,河长公示牌醒目地竖立在岸边,上面公开着河长手机号码、河长姓名、职务、责任人、工作职责以及环保热线等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河流治理得好不好,村民一看就知道谁负责,这是压力也是动力,倒逼各级河长认真履职尽责。”目前,休宁县已经挂牌243块河长公示牌,一张张责任网覆盖全部河湖。
     
      铁腕治水成为新常态
     
      “半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繁忙的砂石场厂,现在已经恢复自然生态了。”在休宁蓝田镇一处山脚,一堆堆沙土上长满了茅草,似乎看不出这里曾是加工砂石的场区。“今年,我们打算利用这块空地建设秸秆粉碎加工厂,减少秸秆燃烧对大气的污染。”蓝田镇副镇长、镇级河长汪素琴介绍说。
     
      去年9月,休宁县河长办联合公安、国土、安监等部门,对蓝田镇这家砂石厂实施关停。提及砂石厂对河流的影响,附近村民深有感触:“以前河里一年到头都是浑水,现在没了采砂,减少了排污,水质明显好转。”。
     
      把脉“问题河”,必须从源头控制污水进入河道。为此,休宁县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34家非法砂石加工场进行依法查封关停,对11起非法采砂、装运砂石等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对严重非法采砂案进行刑事侦查,并批准逮捕3人。
     
      与此同时,休宁县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全县入河排污口进行排查整治、严格执行畜禽禁养区和限养区制度、加强生活污染源治理,扎实推进污染治理力度,据统计,2017年休宁县农药集中配送累计完成销售额533.21万元,同比增长142.36%,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物205.88万个,同比增长441.79%。积极推进电毒鱼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非法行为,共清理地笼网282条,电瓶153个,鱼网318副,扣押渔船一艘。在板桥、汪村、岭南、蓝田、白际、流口等乡镇的重点河域安装了监控探头,运用互联网建立监控网络。
     
      铁腕治水进入新常态,也取得新成效。
     
      全民参与共护碧水清流
     
      临近春节,休宁农民方鑫玉的毛豆腐作坊开始忙碌起来。“已经接到不少订单了,春节前是最忙的。”2017年,为了更好发展生产,方鑫玉将生产毛豆腐的小作坊重新扩建为宽敞的厂房,操作间约占两三百平米。记者现场看到,刚刚烧熟的豆脑热气腾腾,七八位工人正忙着滤水、制作豆腐,过滤的水汩汩流入一旁的地下管道。
     
      这些污水流到哪里去呢?方鑫玉的女儿吴紫薇一边做豆腐一边告诉记者,现在的厂房建有污水分解池,污水处理后再流入村里的三格式污水处理池进行集中再处理,达标后才可以排放。“保护环境,不乱排放污水,我们现在意识也很强。”吴紫薇说。
     
      守护碧水清流,不仅吴紫薇的意识很强,全民参与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2016年,休宁首创“垃圾兑换超市”有偿回收模式,找准了垃圾分类回收的切入点,找对了生态补偿的契合点,这一模式也受到村民们的一致点赞。如今,该县已在流口、鹤城、汪村、板桥等地建立15个“垃圾兑换超市”,真正调动了老百姓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
     
      保护环境,休宁县总能探索出金点子,营造上下同心全民参与的氛围。“去年山斗乡对河道保洁实行外包服务,由老百姓给保洁员打分,不仅保洁成本降低了,保洁员的责任心也强了。”章敬标向记者介绍,实行外包服务后,河道保洁费先付70%,另外30%由村民打分满意后再付给外包公司,2017年山斗乡河道保洁只花费了10万元,是过去的一半左右。
     
      在山斗乡颜公河流域,记者看到,这里河道整洁通畅,水流蜿蜒清澈,村庄道路干净敞亮,俨然一幅水墨乡村画。“政府让大家参与打分,我们就有了保护环境的责任感。”79岁村民程国荣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休宁县通过开展“守护碧水”行动,不断完善河湖管护措施,持续开展河道专项整治,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水生态环境

    Copyright@ 2017-2020 版权所有:黄山视听在线网络有限公司
    今日头条头条号:黄山网 微信公众号:newshs 邮箱:todayhuangshan@126.com
    本站法律顾问:安徽昌法律师事务所 李兹柏律师 手机:13805597470 皖ICP备1301613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