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聚焦黄山
  • 走进徽州教育文化
  • 黄山体育
  • 公告活动
  • 专题
  • 美丽乡村行
  • 飞阅徽州
  • 杨奉霆
  • 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乡村行 > 动态

    陆空联动送光明 深山抢修涌暖流

    时间:2018-02-08 09:44:00  来源:黄山在线  作者:汪龙京 郑宏

       受1月底连续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歙县溪头镇大谷运电力设施设备损毁严重,造成部分高海拔电力用户停电,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灾情发生后,歙县电力部门及时组织应急抢修队伍300余人奋战在抢修一线,让寒冬的山乡涌起阵阵暖流。

      2月6日上午11点,在海拔600多米的大谷运黄音坑抢修点,抢修队员蔡兵波正在和同事讨论如何在新立起的电杆上布线。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为电力抢险带来极大挑战,抢修工人每天的劳动强度都在12个小时以上,中午也只是用泡面、饼干等食物充饥。“早上5点半从家里出门,晚上到家将近8点半了,中午也不休息,就相当于一天能干两天的活,为了当地老百姓早日能用上电,辛苦一点也值得。”蔡兵波说。
     
      笔者在采访中得知,当天是蔡兵波42岁的生日。他风趣地说:“兵波,冰波,在冰雪里奔波。我在山上吃方便面,把这方便面当成长寿面,今年的生日是特别有意义的,以后回忆起来也会很有感觉。”
     
      据介绍,此次雨雪冰冻天气对山区电网的破坏力实属罕见,冻雨、雨夹雪的交替出现,造成歙县大谷运10千伏112线部分设备线路覆冰过载,导致多条支线倒杆、断线超过50处,抢修任务艰巨。国网歙县供电公司安全总监张峻林说,当地老百姓也反映,有几十年都没有遇见这种天气,覆冰厚度达到了30多毫米,远超正常线路设计的覆冰标准。
     
      针对实际情况,供电部门在这次抢修中调集了30多根聚氨酯复合材料电杆,并及时安排人员调运到各个故障点。复合材料电杆的重量是传统水泥电杆的三分之一,在运输和立杆工作中更能省时省力,而且坚韧度也要高不少层级。
     
      抢修队员左慧飞表示,原来的杆子有700多公斤,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十五六个人,而新型复合杆,四五个人就能运到位,立杆的时候也比较方便,只要一个多小时就够了,水泥杆则要花费半天时间。
     
      与此同时,抢修中还动用了无人机,实现了“陆空联合作战”,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克服了人工布线需要穿越丛林、翻山越岭、砍伐树木、清理通道等困难。“人工几天都放不了一道线,砍通道太麻烦了,现在用无人机飞过去,快多了,而且更安全。”无人机小组的徐金道一边调试一边告诉笔者。
     
      据悉,歙县大谷运10千伏112线主线已于1月29日恢复送电,目前,各支线的抢修复电工作也已完成95%以上,“光明使者们”也正加班加点做着最后的冲刺,力争早日全面完工,恢复正常供电。“接下来还有几天的歼灭战,我们将尽全力快速推进施工进度,给当地村民送来光明。”张峻林语气坚定地说。

    Copyright@ 2017-2020 版权所有:黄山视听在线网络有限公司
    今日头条头条号:黄山网 微信公众号:newshs 邮箱:todayhuangshan@126.com
    本站法律顾问:安徽昌法律师事务所 李兹柏律师 手机:13805597470 皖ICP备1301613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