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徽州区富溪乡富溪村村史馆,一面墙上,一张名为“富溪笑脸”的65户家庭大合影十分瞩目。富溪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谢风岚介绍说,这65户家庭都来自于当地漕溪中心村,之所以村史馆内会出现这张大合影,是因为富溪村村史馆里的所有物件都是漕溪中心村的村民们自愿捐赠的,这座村史馆更应该称作是百姓自己的村史馆。
富溪乡是中国十大名茶黄山毛峰的核心产区,既是重点山区乡,又是革命老区。近几年来,我市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全市各地纷纷利用闲置的古祠堂、古民居等打造市级村史馆示范点。2017年6月,打造属于富溪人自己的村史馆的计划应运而生。“这个村史馆的原址是谢裕大创始人谢正安的旧宅,在建立村史馆初期,打造一个什么样的村史馆就成了我们思考最多的问题,后来结合富溪当地的茶文化、谢正安和他所创立的谢裕大以及富溪的历史,我们打造了如今的这个村史馆。”富溪村党组织副书记谢林骏告诉记者,村史馆因为是借助的老宅,所以整个建成过程只花了3个多月,花费了8万多元。记者在村史馆内走了一圈,300多平方米的村史馆被划分成5个区域,分别是村史溯源区、谢正安名人馆、茶乡文化展示区、黄山毛峰制作体验区、茶文化体验区。而村史馆内除了谢正安旧宅里留下的茶文化老物件外,还有随处可见的富溪“老古董”和一处农家书屋。
先来说说这些“老古董”,在富溪村史馆内走一圈,一个老物件搭配一张印有“捐赠人×××”的卡片随处可见。谢氏祠堂维修决议:捐赠人谢吉培;粮票四张:捐赠人谢农人;耕田犁:捐赠人王海荣……经介绍得知,馆内两三百件的富溪“老古董”均来自于不同的捐赠人,而这些捐赠人全是富溪当地的村民。“村史馆承载的是一个地区的记忆、历史和进程,知道村里要建村史馆后,村民们都很积极,自愿把家中印有富溪历史的老物件送过来,为此,去年6月16日,村史馆还特地为村民们办了一个捐赠仪式。”谢林骏说。谢风岚告诉记者,捐赠数量最多的村民捐了7个老物件,而由于馆内面积有限,还有很多物件被保存起来没有对外展示。谢风岚说:“在这个村史馆里,来参观的人除了能体验最传统最正宗的毛峰文化之外,随处可见的老物件更能让人直观细致地了解富溪文化,村民们在这里不仅能记得乡恋乡愁,更能体会到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富溪在建设村史馆的同时,也不忘构筑村民的文化阵地。在村史馆内的茶文化体验区,将近千册的图书被放置在墙壁一侧,整个体验区内还配置有不少长椅书桌。“也是在2017年下半年,富溪乡在多村设立了农民书屋,其中一处就是在这里,考虑到村史馆是免费对外开放的,很多村民、孩子都喜欢在空闲时来这里转转,所以我们在这里设立了一处书屋。品着茶,看着书,感受富溪的历史文化,这处村史馆里的书屋贴近百姓生活,也惠民便民。”谢风岚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自富溪村史馆建立以来,参观的村民、游客不在少数,特别是去年富溪乡举办第二届走红军路大型户外活动时,富溪村史馆更是迎来了千人参观团。作为旅游城市的黄山,村史馆是乡村旅游者感受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谢林骏说:“历史、文化、乡愁,村史馆让人们故土留根、文脉传承,富溪村史馆不仅是一片土地历史文化的再现,更是当地百姓对故土乡愁的珍视,守护好村史馆,就是守护好富溪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