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皖南山区,有一条清澈美丽之河——新安江,它发源于壮美的黄山山脉,象一条玉带,飘逸在万千群山之间,成为皖浙两省人民的母亲。新安江属于太湖水利管委会管辖,其辖区浙江安吉县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的发源地,而安徽省歙县大茂村,则也是太湖局管辖,是皖浙两省“生态补偿”机制的践行基地。
为了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李强总理在今年3月13日“两会”记者会上“高手在民间”的科学论断,引起全国轰动与共鸣,第二天,徽州丰碑创新智库决定召开“首届新安江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发展座谈会”,短短五天时间,筹办了一场,有62位智库、专家、学者、企业家、爱心人士、重点党政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围绕“新安江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量“现场会”、“研讨会”和“科研会。
中共歙县深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范学斌,代表深渡镇党委、政府致欢迎辞,向“首届新安江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发展座谈会”,表示衷心祝贺。22位嘉宾争先恐后发言,场面热烈生动、掌声不断,金句连连、笑声阵阵。
让新安江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有温度,来自歙县移民安置中心主任许建忠,向大会汇报歙县十年移民安置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成果,该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新安江库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主线,创造性开展库区移民安置和绿色产业提升工程,实实在在造福库区老百姓,2022年投资1800多万元,建设了“移民工厂”、“移民车间”,让移民子弟有工作、有收入。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基层优秀党务工作者、歙县深渡镇大茂社区党总支书记姚顺武,在座谈会上,和大家分享了新安江水库十年巨变,对歙县移民中心,对库区老百姓移民,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工作,给予高度赞扬。
让新安江水质清澈见底,十年来,在歙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歙县新安江保护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对新安江生态保护工作,该中心三级调研员毕维鹏真诚的说:“我是歙县街口新安江边长大的农民子弟,亲眼见证新安江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十年来,水质从清变浊,由浊变清的演绎过程,从禁渔、禁捕,到治污禁排、从禁高毒农药,到用生物技术种茶种菊,让广大人民群众,从内心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极端重要性,这是新安江水质持续向好的基础和源泉。”
参加座谈会的歙县人民法院深渡人民法庭庭长汪朝亮,向大会介绍了歙县人民法院成立“新安江司法保护站”的目的和开展工作的进程,为保护新安江贡献人民法院的审判智慧和司法力量;让新安江优质天然水造福人民,来自黄山顺涛管道董事长吴群、竦口青瓷研究所长洪兵、徽州乐园总经理江海滨、黄山水务科技董事长洪菊仙、黄山徽格公司董事长卢银銮、歙县屯之谷董事长江淑平、安徽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毕文仁、歙县森林公安老所长吕伟、安徽省十佳个体户柯小汝等参加了会议,围绕“优质新安江水资源”如何造福新安江两岸人民,建言献策,深度交流,一致认为,不仅要在土地表面治理污染,同时,要对地表以下,重视排污管道、水网、地下水的科学治理,让珍贵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质效。
歙县溪头镇党委书记方海涛,向大会嘉宾们提出:“新安江保护工作,应从源头、支流一起抓,抓好污染防治源头治理,溪头镇将建设“两山理论”转化的电商平台,要认真抓好嬉鱼灯文化挖掘创新,同时加大生态农业投入,把滴水香茶叶做强做大,我们要加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向上争取资金,要引过来客人,留的住客人,让绿水青山,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让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水域治理,党的二十大和今年“两会”的重要成果,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共歙县县委县政府,去年以来,加大走群众路线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中共歙县县委书记汪凯,密集开展“走新安江库区、山区、老区”调研活动,先后走访深渡、武阳、新溪口、街口、璜田、长陔、狮石、岔口、溪头、郑村、许村、上丰等乡镇,与基层党员干部,谈心交流,走访特困党员群众,寻找新安江生态保护的“歙县方案”。
分管文旅工作的副县长徐涌驷,自始至终参加首届新安江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发展座谈会,专心听取智库专家保护新安江的良言善策,并向嘉宾们全面介绍了歙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成果和现实中文旅基础建设薄弱的难点、堵点问题。全会同仁,对歙县近几年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加大保护新安江生态环境的多项举措,给予高度评价。
让新安江成为流域人民群众的致富河、幸福河,参会嘉宾,作家吴宪鸿、著名书画家钱以文、诗人汪晓东、高级教师程鸣、今日黄山融媒体中心主任胡海萍、资深记者程东灵、汪怡民、朱涌、智库周毅华、歙砚大师江立明、新型农民程小明、护林防火队长许达、淳安县、休宁县文化达人钱光明、吴琳等,围绕新安江如何发展生态旅游、水上游乐、水上养殖、红色旅游、生态农业、党建引领新安江保护、退捕渔民医疗保障等,进行了发言和建议。
歙县文旅体局长黄中、歙县科协书记洪亮、歙县机关工委书记汪文利、歙县医保局副局长吴炳学、歙县移民中心副主任周道锋、歙县新安江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志平、方鹏鸣、歙县新溪口乡党委书记汪文军,在现场,认真细致听取嘉宾们合理化建议,并带回单位进行反馈,为下一步保护新安江工作纳入规划设计。
来自歙县人民法院资深法官汪兰兰,感动的说:“太令人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嘉宾发言,个个质量高、水平高、站位高,真知灼见,很受启发。”
原中共黄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家祥说:“我参加了成百上千场会议,象今天围绕新安江母亲河的研讨会,大家发自内心的讲话,有的放矢、无拘无束,从上午九点,一直到下午一点多,这种热烈暖心的会议,确实不多见。我从小在新安江边长大的,过去的新安江清澈见底、鱼儿在鹅卵石边游动的景像历历在目,我还参加了徽州地区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十周年庆祝活动,并畅游新安江,当时我才20岁,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虽然新安江水质近两年已明显改善,但与六七十年代的水质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加大对新安江保护工作,应常抓不懈、不可懈怠。”李家祥同志对“首届新安江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座谈会”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会议主题鲜明,富有时代感,紧扣时代脉搏,特别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间力量,共同守护好新安江一江碧水。
原黄山市、人大政府秘书长王郭培,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浙江淳安县及黄山市各区县的智库、专家、企业家、非遗传承人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多家媒体单位,对座谈会进行了现场直播。中国生态美学奠基人郭因的向大会题辞“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由徽学专家方利山教授现场赠送会议组委会。黄山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汪明洁,莅临会议现场,对保护新安江社会科研课题进行指导。歙县人大副主任、县工商联主席方向平、黄山市民建专职副主委张风明、歙县政协常委叶章来、程序基、歙县人大常委、民建会员江小伟等出席了会议。社会各界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新安江的明天,必将青春永驻、万古流芳!(许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