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1957年师范速成班毕业证书
作者:方仁淦
小学同学方立新发来他老爸方啟恆1957年屯溪师范速成班的毕业证书的图片。颇有一种历史穿越的恍惚。历史发展,时代变化。教育教学一日千里。
(图上左为 方启恆)
一、“一年制师范速成班”是历史特有的产物
据洪祖犹老师介绍:解放初期师范有速师班、初师班、中师班。中师班一般是教初中的。速师,初师都是教小学的。有的初师后来再读中师。过去小学毕业就可以考初师了。他的叔叔就是初师毕业的。也就是高小毕业就可以考师范。小学,在解放初期分为初小,高小。
什么叫速成,就是在老师紧缺的现实背景下,快速培养老师。就是“多快好省”培养人民教师。一年,就养成。速度极快。这速成班,改革开放初期,初中教师空缺多,也出现过中师学校培养初中、高中老师的现像。在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好像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在当年确实是存在的。速成班毕业的老师,有的已经退休,有的还坚守在教育教学岗位,快要退休。从这确实可以看出教育的飞速跨越。彼时此时不可同日而语。社会进步,教育发展。
二、“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特别醒目
教育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是教育的基本点和出发点。这也是一个时代烙印的痕迹遗留。在当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为人民服务,同敌人斗争,这是旗帜鲜明的路线问题,方针问题。不能含糊。所以“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大字居中,端正,红色,醒目,非常凸显。不可小觑。今天,教育仍然是必须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能脱离这个根本点和出发点的。
培养人,为人民服务。这是时代烙印。今天很多人戏谑“为人民币服务”,这在当年是想也不敢想的,就是想到了也是不敢说的。看当年,想现在,就觉得,我们的思想、见识、见解、社会的开放度、社会的包容度,也是瞬息千里的。
三、安徽省芜湖专员公署曾管辖徽州
五十年代,徽州有一段时间属于芜湖专员公署,后来再划分徽州专属的。这也是历史行政区划的见证。1956年撤销徽州专区,屯溪市改由省直辖,将宁国、旌德、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石埭、太平9县划归芜湖专区。1959年将屯溪市交由休宁县领导。1961年复设徽州专区,专署驻屯溪市。很多人对这段历史不是很了解。这毕业证书,就很好的留下了历史印痕。
四、毕业证书上端“毛主席头像”和正副俩校长署名
毕业证书,就像一张奖状。现在的毕业证书,就有点豪华的感觉。五十年代,伟人头像,也是历史遗留的痕迹。还有下面毕业学校的署名,有校长,副校长俩同时署名。现在的毕业证书,就是校长的。从该毕业证书来看,最初设计,就是校长一人,后来添加了副校长的,不知道是啥原因。
据讲,过去,对教育,那是相当的重视。学校的校长都是很有名气、很有地位的。譬如徽师最早校长许承尧,进士出身,省府顾问,档次很高的。又如,三阳中学的第一任校长是潘柏春,是区长兼职的。过去校长都是县长,知府兼职,副校长才是管教学的,所以要写上副校长。
五、 二十二岁,毕业,也是个历史遗迹嘞
速成师范,约相当于现在的初一(七年级)毕业。用现在的眼光看,觉得不可思议。过去,因为识字读书的人少,人才选拔条件是相当宽宥的。有的是结了婚,生了小孩,在读书的。这毕业证书中的主人,据说,就生了俩小孩的。
还有,据他儿子讲,当年毕业分配在富溪(现在属于徽州区),第二年就担任校长。懵里懵懂的,就那么干起来。当时,民办老师居多。这也是历史现状。
一张1957年的毕业证书给我们具体的历史的认识。以辩证的发展的思维看这些,我们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当下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就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中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这些变化中看到了时代的进步、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来源:歙县论坛(涉侵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