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歙县是徽州府城所在地,这里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诞生了辉煌明清三百年的徽商。
十九世纪中叶,一场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长江中下游地区,清朝官府的湘军、淮军与太平军在徽州一带,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拉锯战,导致徽州大量民居建筑被战火焚毁,大量徽州百姓被杀戮,加上湘军大都是湖南、湖北籍的,他们把血吸虫病带到了徽州歙县、绩溪、休宁一带。血吸虫病从此不断漫延,导致徽州歙县桂林、郑村、富堨等地许多村落十屋九空,出现了毛主席《送瘟神》诗篇中展现的“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薛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惨状,徽州人口从300多万,下降到不足60万,人口剧减百分之八十,是太平天国时期受到危害最重的地区,徽州从此 一蹶不振。
二十世纪初,在歙县打工糊口的温州瑞安籍人士,看见歙县桂林山边、吴川、江村、郑村梅山、槐塘一带,田地荒芜,人口稀少,无人耕种,就千里迢迢带着妻老儿女及宗亲,来到徽州歙县桂林、郑村一带,避灾生存,当时在温州一带有一句名谚:“要想活的好,到徽州去掏宝。”
安徽省优秀企业家卢贵父亲卢益棉兄弟,随父母徒步半个多月,来到歙县桂林镇山边村定居下来,边垦荒,边生存,从此在桂林、郑村一带,出现了罕见的“温州村”、“华侨村”。卢贵自幼聪颖好学,高中毕业后,考到徽州师范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歙县桂林中学执教。其父卢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歙县桂林镇新管山边交界处,开办了当地首家民办企业——歙县桂林红砖厂,生意红红火火,成为当地知名的企业家。
卢贵父亲九十年代末期,歙县原国有茶厂改制后,在此地创办了“黄山市茗江纸制品包装有限公司”。父亲卢益棉积劳成疾去世,在这关键时刻,卢贵辞去教师的公职,毅然决然挑起发展茗江公司的千斤重担。
20多年来,卢贵先生先后创办了黄山市茗江纸制品包装有限公司、黄山市联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黄山市瑞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他先后担任安徽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黄山市侨商会会长,积极建言献策,2023年底,被歙县人民政府授予他“歙县招商大使”,歙县县长王奇勇为其颁奖。
2018年被歙县溪头镇党委、政府授予“桃源村名誉村长”。
卢贵先生致富不忘贫困山区的老百姓,20多年来,他携手多家温商企业,对全县多个贫困村进行帮扶,共投入扶贫资金400多万元,被山区老百姓赞美为“爱心企业家”。
卢贵先生还充分发挥华侨企业优势、温籍企业优势,以真情招商、以血缘招商。来自芜湖的客商叶斌说:“我到歙县来投资办厂,就是冲着卢贵董事长的人品而来,他对人热情,从不来虚的。”来自浙江温州瑞安籍的客商、黄山市马勒机械公司董事长戴震海说:“卢贵是我的温州老乡,我们来歙县经开区投资创业的四十多家温州企业,都是慕名卢贵的人品而来,我的企业落户到歙县十多年了,发展势头很好。”
近日,我陪同中共歙县小川乡党委书记凌任峰、副书记程敏,前往歙县经开区走访服务企业,并专门拜访了卢贵董事长,我们共话三十多年前,与他父亲在山边一带的交往史,我因为在桂林镇担任司法所长,联系山边村,因此对卢益棉创业奋斗人生十分了解,对父子共同创业的精神和感人故事,十分敬佩。
翻越千山万水,卢贵祖辈来到徽州歙县已经六十多年,如今他风华正茂,正在谱写徽州温州亲如一家的美好故事,让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吧!
卢贵不愧为“当代儒商,徽温大使”。(许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