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大地上,有一处人杰地灵、人文厚重、山水绝美的风水宝地——徽州,而位于徽州府城北20公里的许村,被赞美为“徽州第一村”,许村源于东汉,古称“富资里”,又名“昉溪”,以新安太守任昉名字而命名,有着1800多年历史。许村四面环山,中间有数千亩良田,许村采用“传统风水理论”兴建,整个村落部局,保留着“依水而建,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基本风水态式,而“倒葫芦”则寓意为“福禄来到许村”。
这里英才辈出,历史上出现了48位进士、一村5院士、一门5博士、三代清华毕业生等历史佳话,被世人赞美为“中华人才宝库”。许村经过歙县文物部门精心保护,向上争取资金达数亿元,徽派古建筑文物古迹遍布,是全国唯一的,有16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被赞美为“华厦第一国保村。”
2023年6月20日,歙县许村镇党委、政府委托歙县许村镇文化传播大使、资深法官许国强,组织策划“歙县许村镇农文旅创新发展座谈会”,经过半个月的紧张筹备谋划,于2023年7月8日,成功举办了歙县乡镇历史上首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座谈会——歙县许村镇农文旅创新发展座谈会。
原黄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家祥、原黄山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杨震、原黄山市人大、政府秘书长王郭培、原黄山市政协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周毅华、原黄山市政协常委、市社科联主席杨永生等专家教授、智库、文旅专业人士、非遗大师等52人,参加了会议。
歙县许村镇党委书记张志新致欢迎词,许村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汪仕军向大会嘉宾,介绍了许村悠久历史和现在概况。会议紧紧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主题,建言献策,促进创新发展。
歙县政协副主席、狮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曹健,分享了建设徽州天路及红色狮石村打造的艰辛过程,把绿色氧吧、原始森林、山泉瀑布,转化为绿色产业,带动山区人民脱贫致富。
徽州呈坎景区董事长方顺来,从2001年开始,对呈坎古村落进行深度保护和深耕挖掘,现在的游客的流量和美誉度,均走在全黄山市各景区前列,他分享了呈坎创意成功的密码,赢得满场喝彩。
黄山市社科联原主席杨永生说:“应许而来,为许而来、期许未来,坚信许村镇会迈入先进旅游乡镇行列”。
歙县毕升印刷博物馆长姚斌、歙县竦口陶瓷研究所所长洪兵、歙县许村有喜总策划孟成、黄山日报资深记者程东灵、安徽省著名文旅专家张正奕、周毅华、许根倬、著名作家吴宪鸿、书画家钱以文、徽派盆景大师洪定勇等先后发言。
中共歙县县委副书记吴志平出席会议,并要求许村镇党委政府,要以此为契机,把大会嘉宾的金点子及良策,进行认真总结,并为今后许村镇农文旅创新发展,逐步利用消化,并取得良好效果。
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程伟,认真听取了大家发言,真诚感谢各位嘉宾传经送宝,并结合在休宁县乡镇工作期间,如何做好茶叶经济,进行了分享。
原黄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家祥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歙县这几年乡村振兴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对许村镇文化传播大使许国强的忘我工作和人民情怀,给予高度评价。
徽州丰碑智库、原黄山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杨震,对会议主题给予肯定,他说:“许村古村落底子很好,曹健、方顺来俩人讲的非常好,对许村发展农文旅,有很好的启发作用,高手在民间,方顺来、曹健他们就是顶级的徽文化专家,许村资源禀赋很好,如许村甘蔗就应该恢复发展。”
歙县许村农文旅创新发展座谈会,由于新颖、接地气,气氛热烈,生动活泼,金句不断。歙县卫健委原主任、二级调研员胡大诚说:“这场会议,是我感受最有收获的一次会议,收益匪浅,下次同类会议,我定会积极参加。”歙县新保中心原主任、三级调研员毕维鹏说:“这次会议,是最接地气的一次会议,高度深度效果前所未有。”
歙县政协专委会主任孙轶章、歙县政协文旅委主任叶章来、歙县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吴成志、歙县移民中心主任许建忠、郑村镇党委书记吴小坡、歙县农文旅集团总经理方亮、歙县文物中心副主任王国辉及歙县文旅委、歙县融媒体中心,派代表出席会议,他们认真记录每一位嘉宾的发言,为他们对许村发展,精准把脉,给予赞许和肯定,并把会议成果,应用到今后工作中去。
徽州丰碑智库、原黄山市人大、政府秘书长王郭培,对会议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点评,他说:“歙县许村农文旅创新发展座谈会,在保护国保文物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创新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同时,会议嘉宾提出从歙县许村通往黄山风景区的道路和隧道,早日列入发展规划的建议,十分重要、十分必要,这是歙县农文旅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大工程,歙县县委县政府应高度重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要持之以恒弘扬徽州文化,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许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