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舞台剧《信仰之花》闪耀徽州
文/汪晓东
这是一个根据徽州籍革命先烈程振翠真实生平事迹而创编的舞台剧,它将于阳春三月的26日至27日在黄山市徽州区党校大礼堂隆重展示演出,届时来自安徽省内外、黄山市内外的有关专家学者、新四军后代及黄山市徽州区党员领导干部、各界代表近千人将观摩演出。
革命先烈程振翠是黄山市歙县郑村人,先后就读于郑村师山小学、屯溪隆阜徽州女中和上海惠生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在沪学习期间,她曾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国难教育社。淞沪会战后,程振翠随姐夫徽人罗敏修先生返乡,在岩寺的徽州医院担任助产士。1938年春,南方八省14个地区红军和游击队奉命来到皖南岩寺集中整编为新四军,她耳闻目睹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武装——新四军,为了国家前途、民族危亡而爆发的抗日热情所感染,特别是1939年2月中旬,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到皖南岩寺视察,向社会各界进步人士宣传抗日救国的形势任务后,她秘密加入了新四军政治部保卫部的地下工作:以岩寺凤山小学兼课教师的身份为掩护,搜集国民党当局的军政情报……(曾有经典故事《周恩来浇灌的“红玫瑰”》流传至今)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在岩寺瑶村策划实施了(皖南事变),她不幸在工作途中被捕关进洪坑集中营,在此受尽非人苦难……(曾有红色微电影《信仰》在亚洲微电影节上获奖)1943年,她在被转押上饶集中营途中,因组织营救成功脱离魔掌。然而,此时此刻的她,因为常年在洪坑集中营的残酷折磨,已病得话不成音,在其生命脉搏停止跳动之前,她用滴血的手指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出血书:“我多么想活着,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而不能做了,你们一定要继续为驱逐日寇斗争到底!”牺牲时,她年仅23岁。(资料来源于1980年2月《歙县民兵斗争史》)
当下,由安徽省歌舞剧院编导并演出的《信仰之花》(总导演:沈晓梅;主演:王君梅、常晟、王磊等),时长100分钟,第一次以舞台剧的艺术形式,将革命先烈程振翠的英雄事迹搬上舞台,并定点在中共徽州区党校演出,成为一堂生动而又形象的艺术党课,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力量,激发黄山市人民为安徽“七个强省”奋斗目标拼搏努力的蓬勃热情。
据了解,徽州区除在近期对展演工作做了周到而细致的安排外,还将在演出现场邀请有关人士就大型舞台剧《信仰之花》的主题升华凝练、人物形象塑造及“演出+旅游”的产业意义开展座谈。
(黄山市徽州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汪晓东 )
作者简介:
汪晓东,男,汉族,笔名山岚,1962年7月27日出生于安徽潜口,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原供职徽州区政府,任三级调研员。1981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歙县教育志》编辑、徽州区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徽州区广播电视局局长,中共徽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和文物管理局局长、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系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和黄山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徽州区会长;黄山市市委党校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黄山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网创作委员会副主席。多年来一直从事地方文史研究,并业余进行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累计有200多万字学术、文艺和新闻作品散见各地,有40余次获得各机构学术成果奖和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