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眼”在线监控重点设施、人脸识别筑起安全防护墙、物联网实时监测数据参数……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科技的分量越来越重。近年来,歙县应急管理局推进化工企业使用了一大批新技术、新装备,为防范事故发生筑起一道道“防火墙”。
天地之间,生命为贵;百业兴废,安全为重。
危险化学品领域频发的安全事故也在提醒我们需要时刻注意“安全风险”这柄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科技对支撑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发挥着顶梁柱的作用,我们也愿意通过科技手段为企业的生产增加安全防护网。”安徽善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负责人吴剑斌说,先进的生产装备、生产工艺,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基础条件。
歙县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3家危险化学品取证企业从原来的“小作坊”人工控制的生产方式升级成为“标准化”自动控制的现代化生产,一大批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安全生产领域,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使用减少了现场操作人员,也减少了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时间;安全仪表系统的安装,为安全生产增加一个紧急切断“安全阀”;温度、压力等传感器的应用,让操作人员在百米之外的控制室随时掌握现场情况。
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歙县应急管理局将全县10个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2个危险化工工艺的温度、液位、压力等参数纳入实施监测,一旦现场出现异常工况触发报警,会有提醒短信立刻发送至企业主要负责人手机,执法人员将全程跟踪现场处置过程;为了提升执法效能,歙县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通过企业的“每日安全承诺公告”了解企业开停车以及危险作业情况,在物联网平台系统中定期调阅危险作业票据并进行线上反馈,促进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这些科技设备的出现,既大幅度减少了苦、累、脏、险岗位,也让安全生产监管效能有了极大的提升,成为了支撑安全生产的顶梁柱。